新闻中心本地资讯 | 国内行情 | 数据分析 | 楼市爆料 | 高端访谈 | 人物观点 | 地产金融 | 展会动态 | 海外地产 | 政策法规 | 物业管理 | 招聘信息
t>
当前位置:新野楼市网 > 新闻资讯 > 房地产金融 > 正文
加息周期真的正式来临了吗? 房地产业忧心仲仲
编辑:新野楼市网   2004年12月24日11:30   来源:新野楼市网  
央行此次调整中长期利率的幅度大于调整短期利率的幅度,是否在为未来继续加息留下空间?

    专家:利率仍将上升

    董砚龙

    “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利率水平仍将保持上升趋势。”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发展室主任易宪容表示,鉴于当前宏观调控还只是初见成效,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突出矛盾还有待解决,随着经济走势的变化,可能还会动用利率工具。

     一直坚定主张加息的易宪容认为,从实际的经济数据来看,利息调整应该从过热一开始时就进行。毕竟,以利率这种市场化的手段调节经济过热,比行政手段更有效,对市场造成的冲击也更小。

     据了解,今年我国的CPI指数已连续四个月超过5%的警戒线,9月份的通货膨胀仍在5.2%,而调整后的一年期存款利率不过2.25%。扣除20%的利息税后,利率是1.8%,再扣除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增长5.2%的因素,实际利率仍为负的3.4%。

     有关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央行此次调整中长期利率的幅度大于调整短期利率的幅度,意在为未来继续加息留下空间,因为实际利率变负对宏观经济的负面冲击非常大。

     与此前就是否应该加息而曾经产生的激烈争论不同,一些经济学家对于央行是否会继续加息普遍表示了肯定的观点,惟一不同的只是加息的幅度。JP摩根经济学家预计,中国2004年底前将再加息25个基点,2005年还会继续加息。而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亚洲首席分析师陶冬分析认为,未来18个月内,将可能加息200-300基点。

     与经济学家的观点相一致,中金公司的有关报告预计,今年继续加息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中金维持年内加息大约50个基点的判断。不过,即使如此,实际利率仍然低于经济已经过热的2003年。该报告认为,此次加息幅度很小,如果加息被认为到此为止,对宏观调控的作用将会打折扣。而且,通货膨胀压力依然很大、负利率问题依然没有解决。

     股市:跌幅不会很大

    董砚龙

     “加息会使中国经济在一个健康的轨迹内保持一个合理的增长速度,从国外市场的经验来看,加息也并不能成为影响大盘走势的主要因素”,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影响中国证券市场的关键依然在于一些根本问题的解决和国九条的落实情况,但加息会在短期内对个别行业以及投资者心理层面产生一定负面影响。

     10月29日,是上调利率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记者注意到,尽管此前对加息已经有所预期,但当天沪深股市依然双双以大幅低开的走势对央行上调利率作出了不小的回应。

     “此次加息对大盘形成了短期利空”,巨田证券研究员孙森林表示,多数投资者都知道利率与股市是反向变动的,加息会提高企业成本,使企业效益下滑,从而造成股市下跌。所以加息的消息一出,肯定会影响到投资者的持股信心。

    在孙森林看来,之所以说是短期,主要是因为大盘不具备再次大幅下跌的条件。影响大盘的主要因素不是利率,而是管理层对股市的态度。大盘在跌到1300点以后,管理层明确发出做多信号,频频发布利好消息。这才是当前股市真正的力量所在。此外,大盘经过长

    时间的下跌以后,其跌幅早已把加息的利空影响消化掉了。

    综观我国的股市历史可以发现,利率对股市的影响可以概括为“短期有影响,长期无关”。孙森林表示,我国股市特有的运行机制决定了利率是影响股市的一个次要因素,短期内股市会对利率调整做出反应,但较长时期内来看,利率调整基本与股市独立的运行轨道无关。

     由于国内股市历史较短,历史上国外股指对于加息的反应似乎更能说明问题。据统计,美联储过去13次加息中市场有7次上涨而只有6次下跌。1999年6月30日的那次加息由于在市场广泛预测之中,当天道琼斯指数反而大幅上升了1.4%。从总体来看,1994年到2000年的加息周期中,美国股市依然呈现长牛走势。

     对此,长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有关人士指出,加息对股市的影响应该没有必要太悲观。从美国几次加息情况来看,股指都是连创新高,虽然加息会使价值水平下降,但由于加息意味着经济较热,增长较快,上市公司业绩上升会抵消加息影响。这次加息对股市的影响前期已有所消化,因此,预计市场下跌幅度不会很大。保险业:喜忧参半

    马璐瑶

    当加息预期变为现实之后,两轮驱动的保险业可谓是喜忧参半。

    加息对于保险公司来说,无疑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高利率使得低利率寿险产品的吸引力降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客户需要寿险公司提供更高回报的产品,一些分红不及利息收入的传统产品,更面临退保的风险。而另一方面,加息尽管可以提高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但它对公司的投资水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倘若公司资产对加息的反应不够及时,短时期内就会对公司经营造成压力。

     有寿险人士认为,加息可能给保险业第一驱动力———自身业务这块带来两个方面的冲击。首先是新增业务受影响,但短期险不会受到太大影响。第二由于市场基准收益率提高,大量原来购买的保单可能退保,尤其是预定利率在2.5%以下的分红保单和非分红保单。

     事实上,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受升息冲击最大的是银保产品。银行保险现在还是主推固定收益的,在目前银行代理销售的保险产品中,有60%-70%是固定收益类的产品。而分红产品虽然可以缓冲升息的不利影响,但也需要面对市场实际情况而定。如果要应对升息,产品还是需要做调整的,比如加大分红比例。而投资连结保险由于其投资

     跟保障是完全分开的,所以当利息增加的时候,投资的那一边得到的利率就比较高,对于保险这边的保费是没有影响的。

     与寿险公司不同,产险人士认为,财产险受加息的影响可以说“几乎没有”。

     此外,加息对投资产生的影响也是苦乐不均。尽管保险资金直接入市的政策绿灯已经亮起,可是此前保险公司投资的主要渠道仍然是银行协议存款、债券、基金等。银行升息后,银行存款的投资收益有望提高,相应每年的分红也会增多。可是,一旦债市步入熊途,保险公司在这方面的投资收益就会缩水。升息对持有到期的国债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可它对交易型的国债尤其是5年以上的品种就不是利好消息。

     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告诉记者,如果央行在加息这个问题上,采取多次、小规模这种小步快跑方式的话,对保险业的影响可能会很大。从利差损角度来看,降息对保险公司的影响肯定是不好的,而升息带来的压力主要就取决于长期利率走势是否会持续升息并且利息会升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

     看来,各家保险市场主体如何利用加息这个机会,发挥优势,使业务结构得以合理调整、使资产得以保值增值已经成了各家保险公司老总心中的头等大事。

     二手房市场:影响甚微

    陆昀

    中国人民银行上调人民币基准利率。许多人担心,由于加息,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上调,会使得贷款购房者还款额上升,从而影响购房需求,对整个二手房市场交易产生抑制作用。对此,“链家”及“我爱我家”市场专业人士分析,此次利率调整从整体上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的降温,对一手房开发与购买有一定影响,但对于二手房市场则影响不大,过度的房产投机会因此受到打压。

     “我爱我家”有关人士认为,大多数二手房购买者以自住为主,此次上调利率并不会从根本上影响这部分人群的购买动机,但是对于小部分二手房投资者来说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根据“链家”的统计,北京市目前二手房市场中,有85%以上的二手房消费者采取贷款的方式进行购房资金融资,并且绝大部分进行的是15到20年的按揭贷款。按照利率调整,5年以上的住房商业贷款利率将由原来的5.04%上调至5.31%,二手房需求者房贷成本仅提高0.27%,对大多数贷款人的压力并不大。

     另外,在房屋租赁市场价格基本平稳的情况下,利率上调后相比于以前,持有现金比持有房产的比较收益略有提升,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房源的释放,从而进一步缓解北京二手房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而加息后房源的放量又将会从一定程度抑制房价的上涨势头,有利于一二级楼市的良性互动。

    房地产业:担心持续升息

     陆昀

    升息消息发出后,很多房地产开发企业都在用新的贷款利率计算其投资回报。大多企业认为,此次升息幅度不大,对现有项目的建设和销售不会有太大影响。

     一些定位于自住买家的中低档项目的开发商认为,由于市场需求强劲,而且按照规定,如果住房抵押贷款利率上升,则已经签订的住房抵押贷款合同,须自下一年的1月1日起执行新的利率,大多数需要改善住房条件的消费者在选择到适合自己的楼盘后,往往会在近市区的地块供量日益减少与升息带来的付款压力之间做出比较,由于目前贷款利率提高得不是很多,购买者不会大量减少。

    一些已经上市的房地产公司对加息的反应也比较平和。首创置业有关人士表示,升息消息对房地产上市企业的股价肯定有影响,但目

——共 [1] 页——
关键字:新野楼市、新野房地产、新野房产、新野地产、新野房价、新野新楼盘、新野房地产市场行情
相关阅读:
官方微信
关注微信
多信息可关注河南楼市网官方微信、微博!河南楼市网官方微信、微博每天提供河南18地级市和22县级市的楼市信息、行业动态和独家报道等。
微信公众号:hnloushi18 微博名:@河南楼市网络联盟

扫一扫,有更多惊喜哟!

官方微薄
关注微薄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处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真实性,针对文章有什么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18637703300;13598227718)
新闻排行榜
购房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