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人们能想象一些存在于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的违规贷款手法,但是内部人透露的制度缺陷仍让人深感震惊
商业银行违规贷款案屡屡曝光。在局外人看来,这么高的违规率是个匪夷所思的现象。既然“规”已在焉,为什么还动辄有“违”呢?
7月18日,曾经是某国有商业银行的员工李先生在得到不透露其真实身份的承诺后,向《经济》透露了国有商业银行违规贷款的“一般程序”。李先生是资深金融界人士,他从基层做起一直做到总行,对国有银行的内部运作机制和程序了如指掌。
尽管记者能想象出一些存在于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的违规贷款手法,但是李先生讲述的具体做法仍让人深感震惊。
制度漏洞
“简单说来,问题的根子在于我们国家用的是发达国家的审批手续,而我们国家的企业则是发展中国家的企业。”这是李先生的一个总结。
有一家北京的国内企业向一家美国银行申请贷款80万美元.与国内的做法不同,这家美国银行并不过于强调担保,而是要让该企业全体职工填几十个单子,回答题目做填空,其中包括对这个企业是否有信心、对企业领导人的评价等等,而且要看你的现金流。特别需要中间公司调查该企业产品的市场情况。
而国内的国有商业银行不是看这些,他们是机械地按照企业注册负债率等情况加以考察。你如果查现金流,对账单,那很多企业就根本贷不着钱。于是许多企业就根据贷款条款编造数字,达到贷款要求。事实上如果真正要达到要求的话,用企业自己的话讲,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真达到贷款要求的那么高,那我就根本不需要钱了,还要贷什么款?
我们国家的银行系统中很少有干过企业的人,无论学习多么深入,还是难免纸上谈兵。当企业没有发生法律纠纷的时候,银行业不能直接查他的东西,只能听从企业汇报,企业拿过来的东西很多都有“诈骗”的味道。再加上许多中间人帮助做假,甚至有一些专业公司在帮助企业作假账,银行的信贷人员在自己义务水平先天不足的情况下,更是防不胜防。
更严重的问题是,在很多时候不是银行业务人员的能力问题,而是和申请贷款的企业联手违规甚至违法。有些贷款要想顺利通过审查,几乎非行贿不可,法律制度规定行贿和受贿同罪,于是双方自然订立攻守同盟,一环套一环,丝丝入扣,只要不出重大事件,基本上可以平安无事。
行长权力
国有银行行长是人民银行往下派,虽然搞了一个独立董事,但还是人行左右和指导,国家的《公司法》在银行没有彻底实行。
据某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一位股东讲,有一次他参加行长述职会,下边的股东代表们根本不听他的,全在底下聊天,行长只好匆匆讲完话就下来了。会后股东跟行长开玩笑说:你行长是上面任命的,你的报告我再有意见也没有办法,听不听有什么区别?说我们要有责任感,好啊,我们想派会计,你同意吗?
现在地方银行基本上财政是大股东,股东代表都由地方党组织部门派。唯一例外的在昆明有一家银行,民营企业已经占到第三第四股东,快到控股地位了,那家银行行长好像也是自己选的,但人民银行就了有指导性的意见,还要派独立董事。
现在行长的确权力很大。在银行系统内,如果行长让你下岗,你这辈子都难端上这个金饭碗。因为其他银行也不敢用你,行长同意的贷款,一般授意专业的人,把报表作得很专业,符合条款。有时候他所谓不同意,只是掩人耳目。
行长也需要有保护自己的技巧。如果上级领导指定的贷款,而这一笔又比较危险,行长可能会找审贷委员会十个人中的六个人,打招呼让他们别同意。这样行长就可以对上面交待说,你看我作已经做工作了,但大家不同意我没有办法。
审贷委员会作用有限
国有银行里一个很滑稽的现象是,作为风险控制最核心部门的审贷委员会,其人员构成非常杂,有会计的、有稽核的、有纪检的、有零售业务部门的,甚至有办公室的。这样的审贷委员会的业务能力非常值得怀疑。比如零售业务部是拉存款的,拉存款和贷款完全不一样,拉存款面对的储户情况大同小异,而贷款则一个企业一个情况,所要求的专业知识也和储蓄部门很不相同,比如某国有商业银行的一个分行,贷款一般分15个行业,细化到仪器、仪表、计算机、毛纺等等。搞储蓄的人突然审议关于毛织品的贷款,其实毫无发言权。由这样一些人组成的审贷委员会其实往往只是个摆设,放不放贷款,只看行长眼色。行长同意,他们自然也就同意了。
人员素质
“银行的员工结构是很成问题的。”
国有银行员工一般分四块,一部分是银行职工的子弟,一部分是大学生,一部分是军转干部,一部分是靠关系进来的。大学生是在业务上干活最多的一些人,有路子的人会到一些好的部门,跟银行家属一样的待遇。靠关系进来的人则多少还有存款等方面的资源。而其他人文化水平和专业素质就都比较差了。
在国有银行中,那些业务素质差的人往往也是非常浑的人。都不太懂业务,就连成一片,拉帮结派,他们形成的链条是很难搞断的。他们很擅长搞人的关系,在信贷、人事等岗位上沆瀣一气,没有人能搞掉他们。这种现象在国有银行的基层机构里相当突出。
最近的一个典型的案例是一位军队转业干部身份的某国有银行支行副行长,他原来在分理处当主任,本来分理处是吸收存款的,不允许放贷款,他却搞了一个假手续,直接做贷款业务了,10个亿的资金搞体外循环,没收回来。后来人跑了,也没有抓回来。据说他“个人资产”数亿。
安全回扣的规矩
在许多企业看来,要贷款,给银行关键人物回扣是很正常的事情,但银行这边的人也必须遵守一些游戏规则,否则就有可能玩翻了。
其实回扣都是摊在成本里的,所以要有个度,要“比例贪污”,要“安全贪污”。比如,回扣要在利息里出,否则要把本金都回扣走了,谁还能还得起贷款?如果还不起,追查企业自然牵扯出银行拿回扣的人。很多银行出事,都是拿回扣的人不懂规矩,还有的是拿了钱,却不给人办事,不平者上告,导致事发。
治本之策
李先生是个对经济学和金融理论都很通的人。他不同意说这些是管理问题或委托代理问题,只要优化内部治理或加强管理就能解决。他反问了一句:问题是谁来优化谁来加强?既然银行都是国家的,那到底谁有积极性去优化内部治理和加强管理?
他的观点是:国有银行一切弊端的根源还是产权。
——共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