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本地资讯 | 国内行情 | 数据分析 | 楼市爆料 | 高端访谈 | 人物观点 | 地产金融 | 展会动态 | 海外地产 | 政策法规 | 物业管理 | 招聘信息
t>
当前位置:新野楼市网 > 新闻资讯 > 焦点新闻 > 正文
“金九银十”失色 楼市量价齐跌
编辑:新野楼市网   2021年11月10日15:55   来源:南阳楼市网  
楼市传统成交旺季“金九银十”今年失色,全国多个城市房地产市场出现量价齐跌现象,甚至有城市成交量出现同比腰斩状况。同时,受调控影响,较大比例的城市去化周期拉长,不少城市出现较为明显的供过于求现象。

市场心理发生转变

从相关研究机构的统计数据来看,今年下半年以来,多个城市房地产市场持续降温,出现量价齐跌的现象。不少城市第二批集中土地拍卖市场惨淡收场,不仅溢价率大幅下滑,甚至部分城市土拍出现底价成交现象,且流拍率高企。

“我们现在最重要,也是最首要的任务就是保现金流。对于房企来说,没有了现金流,或者现金流出现问题,那么企业就会面临生死存亡。”近日,华南某房企品牌部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随着各地楼市调控深入,房企普遍开始转向保现金流,缩减开支,尤其是大幅缩减拿地开支,甚至不惜停止拿地。

该人士告诉本报记者:“今年预期的‘金九银十’并未到来,由于市场预期普遍变差,不仅企业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活动日益艰难,而且我们公司旗下多个项目去化变得更加艰难。行业部分头部房企出现问题也波及了金融机构对整个行业的信心,甚至有债权人和金融机构提出抽贷或者要求提前还款,这对于房企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也严重冲击了企业的正常运营。”

为了压缩成本,该人士所在的房企早已展开降薪裁员。据本报记者了解,这家房企的做法在行业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对于购房人来说,由于普遍存在“买涨不买跌”的心理,加上购房资格门槛日趋提高,部分城市出现房贷放款周期拉长等问题,不少人转向观望。

“我觉得现在的房价还有下跌的空间,尽管我属于首套购房资格,但我还想再等一等。年初我朋友买的一套房子,现在市场价已经下跌了差不多两成。”河南郑州市市民赵先生告诉本报记者,对于买房者来说,谁都希望在市场低点购入,但现在明显不是购房的好时机,所以他选择再观望一段时间。

据本报记者了解,类似赵先生这样持观望态度的人群并不在少数,不管是二三线城市,还是一线城市,随着房地产市场的逐步降温,对购房时机的选择态度都发生了较大的转变。

根据国家统计局上个月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9月份,全国70城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环比下降0.1%,这是2015年5月份以来首次下跌。

房地产市场持续降温

从9月份房地产市场的运行情况来看,下行压力逐渐加剧。根据克而瑞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9月份典型城市商品住宅成交热度延续上月回落态势,传统“金九”黯然失色,28个监测城市成交规模环比下降7%,同比降幅持续扩大,下降25%,较2019年同期降幅也有17%。

同时,9月份热点城市受新房成交规模进一步缩量影响,短期供过于求和库存积压情况加剧。一线城市中广州、深圳供过于求,深圳供求比达3.3;二三线城市中过半数重点城市供求情况劣化,如长春、徐州、昆明等供求比已大于2。

二手房方面,克而瑞数据显示,2021年9月,二手房市场整体规模持续回落且增速加快,10个重点城市共计成交337万平方米,环比再降23%。基于去年同期楼市火爆行情延续,同比回落高达48%,同比2019年也跌幅收窄至26%。

从10月份楼市的情况来看,新房成交同环比齐跌,但降幅收窄。克而瑞数据显示,10月份,29个重点监测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环比下降3%,同比下降22%,较2019年同期下降12%。其中,一线城市市场成交环比增长4%,同比跌幅收窄至18%。25个二三线城市市场难言好转,成交环比下降4%,同比下降23%。

二手房方面,2021年10月,二手房市场整体延续下行走势,规模上环比再降30%,10个重点城市共计成交257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期相比规模收窄48%,同比2019年跌幅也高达40%。

克而瑞认为,整体来看,下半年在市场降温的大背景下,“金九银十”的市场行情未如期到来,即便是“十一”黄金周的市场相比往年也略显惨淡。预计今年年末,房地产市场难言乐观,市场成交或将缓步下行、房企销售将继续承压。“以价换量”仍是企业加快成交去化的必要选项,部分负债率较高的房企将面临更大的经营压力。

——共 [1] 页——
关键字:新野楼市、新野房地产、新野房产、新野地产、新野房价、新野新楼盘、新野房地产市场行情
相关阅读:
官方微信
关注微信
多信息可关注河南楼市网官方微信、微博!河南楼市网官方微信、微博每天提供河南18地级市和22县级市的楼市信息、行业动态和独家报道等。
微信公众号:hnloushi18 微博名:@河南楼市网络联盟

扫一扫,有更多惊喜哟!

官方微薄
关注微薄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处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真实性,针对文章有什么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18637703300;13598227718)
新闻排行榜
购房工具